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你长大
发布时间:2025-06-09 10:20:02  特约记者:吕帅  点击:41696次

杭州市东冠小学2025年“爱与陪伴”月主题活动,正为家校共育搭建这样一座桥梁——让家长在21天的约定中,重新拾起陪伴的力量,让孩子在有温度的家庭教育中,感受被爱。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家长们总是被工作、琐事填满日程,留给孩子的陪伴时光变得越来越碎片化。

当我们抱怨孩子沉迷电子设备、与自己日渐疏远时,是否想过:孩子真正需要的,或许只是我们能“静下来”,用专注的时光构筑爱的桥梁。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家长们总是被工作、琐事填满日程,留给孩子的陪伴时光变得越来越碎片化。

当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好书时,文字的共鸣会化作心灵的纽带;当亲子一起在操场奔跑时,汗水与欢笑会成为童年最温暖的记忆;当家长与孩子共绘一幅画卷时,色彩的交融会凝成情感的桥梁。

第一阶段

一纸契约,定下时光的约定

(4月26日-4月30日)

“妈妈,我们约定每天晚上一起读30分钟故事,好吗?”“爸爸,你要答应我打球时不看手机!”在班主任的动员下,每个家庭开始了温馨的契约创作。孩子们用彩笔勾勒出心中的陪伴场景,家长则郑重写下承诺:“每周三晚为家庭共读时光”“周末陪孩子骑行1小时”。这份手绘契约书,不是冰冷的规定,而是亲子间“爱的承诺书”——它让陪伴从模糊的想法,变成具体的行动目标。那些笑容满面的定格瞬间,已在诉说着陪伴的美好开端。

第二阶段

21天践行,陪伴在日常生根

(5月1日—5月21日)

“本周共读完成4次,爸爸有1次因加班缺席,下次要提前调整安排。”“孩子在跳绳时学会了鼓励我,原来陪伴也是相互的成长。”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成为亲子沟通的特殊时刻。家长和孩子用评价表客观记录表现,既肯定进步,也坦诚不足。这种“有商有量”的模式,让孩子感受到平等与尊重,更让家长学会在陪伴中反思教育方式——正如心理活动周中强调的“自我觉察”,家长的成长,正是孩子成长的最好榜样。

第三阶段

见证收获,让爱坚持中延续

(5月22日-5月24日

当21天的约定接近尾声,“爱的约定”文件夹中的图片文字逐渐充实:有孩子在契约书旁写下“谢谢妈妈的坚持”,有家长晒出亲子共读的厚厚书籍,还有家庭用视频记录了从“运动小白”到“跳绳搭档”的蜕变。各班将择优评选“爱的约定”优胜家庭——但比荣誉更重要的,是许多家长在反馈中提到的:“原来陪伴不需要惊天动地,每天半小时的专注,就能让孩子感受到爱。”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而陪伴是这场修行中最质朴的方式。当“爱与陪伴”月的活动落下帷幕,我们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将这份约定延续下去——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留下更多“在一起”的时光。让我们以爱为名,把21天的约定,变成一生的陪伴承诺,让家庭教育在温暖的时光里,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最长情的告白116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