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联共富·工坊联盟”:助力小竹子“长出”大产业,新赛道上实现“点竹成金”
发布时间:2025-09-09 09:10:02  特约记者:吕帅  点击:14644次

在绍兴柯桥兰亭水库之畔,一片翠竹掩映的土地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这里是五富竹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富工坊”竹制品加工厂的所在地,也将成为“竹联共富·工坊联盟”的重要实践基地。

共富工坊,让村民“挣钱顾家两不误”

作为浙江首批“共富工坊”试点,五富竹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党委已整合兰亭街道5个联建村的3.2万亩竹林,建成年加工能力2万吨、日产能60吨的现代化竹制品生产线,产品涵盖竹家具、竹拉丝、竹筷、竹窗帘等六大类100余种规格,累计为村民带来工资性、经营性收入1000万元,并为每个村村集体增加经常性收入100万元,初步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竹林变车间”的乡村共富雏形。

阳光下,“共富工坊”的牌匾熠熠生辉,五彩的元素环绕着象征团结奋进的标志,象征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不断追求着他们的共富梦想。

踏入共富工坊,墙上十八个大字格外显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竹代塑,共同富裕,数创工坊,这不是口号,而是大伙共同的执着的信念与承诺。

生产车间里,工人们神情专注,一双双巧手在娴熟舞动,一根根挺拔的翠竹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经过一道道精密的工序,神奇地蜕变为高品质的径向帘材料。这是集装箱底板不可或缺的关键耗材。每一根竹条的精准切割,每一片帘子的完美成型,都凝聚着汗水与匠心。

依托线上平台,共富工坊精工细作的径向帘产品,已跨越千山万水,畅销全国各地,更扬帆出海,赢得国际市场的青睐。

这份成功,展现在乡亲们的笑脸上!曾经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的村民,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稳定、有奔头的好工作,“挣钱顾家两不误”的幸福图景,在这里成为现实。

“竹联共富·工坊联盟”,

新赛道上实现“点竹成金”

即将启动成立的“竹联共富·工坊联盟”,为的是让小竹子变成大产业,实现“点竹成金”的梦想,让竹林在数字化、产业化、金融化、制度化的新赛道上加速变成金山银山——

数字端:实现打造“1个智慧竹业大脑”,用区块链溯源、AI分级分拣、物联网能耗监测,把全链路数据搬上云端;

产业端:锁定3万吨冷链仓储、10万吨年产能,通过安吉、长兴等产区定向采购,把原料缺口变为增量红利;

金融端:创新“政银担”风险共担模式,叠加“收益+碳汇”双收益质押贷款,撬动社会资本精准滴灌;

体系端:依托党建统领的“日常会商+重大事项决策”两项机制,把治理效能转化为共富动能。

“竹联共富·工坊联盟”的成立不是一次简单的产业扩容,而是标志着一个“数字定义价值、产业重塑格局、金融激活生态、体系保障公平”的新时代产业振兴样本正式落地。它让“共同富裕”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组可以实时刷新的数据、一笔可以按日结算的收益、一套可以不断复刻的制度,真正使“共同富裕”在万亩竹林中落地生根、向阳而生。

“竹联共富·工坊联盟”是一个“可生长、可裂变”的开放平台。竹产业只是序章,联盟将带着最新的技术、资本与人才,循着共富章程、沿着数字链路、踩着绿色金融的节拍,持续加盟、共生、壮大。

作为联盟的承办单位之一,杭州骁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义军表示:“我们不做竹子,但我们让每一根竹子的价值都被看见、被记录、被放大。”骁农科技以“科技+服务”实践者的角色,致力于打造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连接器”与“加速器”,让共富从理想走向可执行、可量化、可持续。

“竹联共富·工坊联盟”的智慧在于,它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以竹代塑”,将漫山遍野的绿色宝藏,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生态产品,不仅为地球减负,更为兰亭乡亲开辟了一条点“竹”成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驱动这一切变革的核心引擎,是“数创”的力量!工坊的“智慧大脑”,数字化技术无处不在:原材料入库,智能系统火眼金睛,精准筛选,确保每一根竹子物尽其用;生产线运转,数据在屏幕间跳跃,实时监测,让每一道工序尽在掌控;成品检验,严苛标准数字化执行,品质保障坚如磐石。数字化,不仅让生产更“聪明”、效率倍增,更打开了通往广阔天地的大门!

不止于此!它还在积极探索"工坊+文旅"的融合新路,不仅为乡村旅游注入独特魅力,也为工坊开辟了充满潜力的增收新渠道。游客漫步兰亭山水间,不仅能欣赏美景,更能走进这充满活力的工坊,亲手触摸温润的竹材,体验从竹到帘的神奇转化,感受指尖流淌的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新的碰撞!它昭示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智慧就是点石成金!

未来已来!我们诚挚欢迎更多乡镇、村集体加入“竹联共富·工坊联盟”,共同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富样板。同时也期待更多下游企业关注这一新型产业生态,携手拓展竹材应用新场景、新市场,书写更多“竹”梦成真、携手共富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