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老人坚持20年,废料堆找出3200件文物,国家奖励4000元全部捐赠
发布时间:2024-12-03 21:00:42  特约记者:梁真  点击:3522次

亚里士多德曾说:“真正之人,必能造福于人类”。在人类的历史上,这样的高宏之人并不少,他们中有的挽救自己的国家与危难,带领民族走向富强;有的不为名利,隐姓埋名为科研事业做贡献;也有的人一生奔波,只为寻回曾经丢失的文物,这些人都值得我们去尊敬。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人物雷毓祺,他也是一位高宏之人,他把从废料堆里拣出的3200件文物全部捐献给了国家,为我国的文物保护、历史研究等各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工厂职工,一篇文章起雄心

雷毓祺1928年出生于山西平遥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雷毓祺也有一份报国的热血,于是他于1949年2月参加革命,并加入我党。

新中国成立后,雷毓祺回到自己的家乡,担任太原一家解铜厂的副厂长,之后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他也成为了太原铜业公司的副经理,负责公司的生产管理。雷毓祺工作认真负责,如果不是看到了那篇文章,或许不会走上辛苦收集文物的道路。

原来,在1964年的时候,时任副厂长的雷毓祺偶然看到了一篇名为《上海冶炼厂炉前拣选文物》的文章,原来经过战乱和动荡,许多文物丢失,而且由于当时的人们缺乏意识,许多文物直接被丢进了工厂的冶炼炉中,而这样,无疑会造成巨大的且无法挽救的损失。

雷毓祺看过这篇报道后开始怀疑自家工厂的那些冶炼原料中是不是也会有文物呢?因为心中有这个怀疑,雷毓祺开始格外留心公司的那堆破铜烂铁,十分担心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那些珍贵的文物被损毁,进而造成损失。

但是由于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缺乏,普通人很难从中辨别出哪些破铜烂铁有哪些是文物,有哪些是真正可以用来冶炼的。

事情的转折点出现了,有一天,雷毓祺在整理那些东西时,发现了一个形状特别奇怪的像“铲子”一样的铜器。因为好奇,雷毓祺便把这个东西收起来了,事后去找专家鉴定后得知,原来那并不是“铲子”,而是西周时期的一种货币,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雷毓祺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当时国家内部比较动乱,普通人对这些文物都是避之不及的。但是雷毓祺意识到了这些文物的价值,于是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文物挑选小组,把那些文物从“虎口”中拯救下来。

二十年不改初心

雷毓祺决定成立专门的小组以后,有很多人质疑他的决定。当时的人们,自家的饥寒尚且难以解决,很少有人有雷毓祺那样的远见,当时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文物的重要性。

中华文明泱泱五千年历史,并不是我们说有就有的,这些都是有严格的历史依据的,史料记载、古迹、文物都可以作为证据。那些文物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见证者,因为有了它们,我们才能见识到自己先辈们曾经的繁荣。

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选择收集保护文物真的是一项十分大胆的决定。有看不惯他的人甚至去举报他,为此雷毓祺被有关部门调查了三个月才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雷毓祺不顾当时的时代风暴,也不管别人的闲言碎语,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寻找文物的过程中。工厂的那些破铜烂铁数量十分巨大,东西也是十分复杂,想要从中寻找到文物,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在那里面挑拣。

每一次鉴定出一件真的文物后,雷毓祺都能高兴好几天,之后更加干劲十足地投入到自己的寻找大业中。

就这样,雷毓祺坚持了二十多年,从自己的壮年到82岁高龄,他把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

无私奉献,将文物全部捐赠,所得奖金也全部捐赠

在当时的时代冲击下,政府的许多部门都难以正常运转,这其中也包括了文物部门,没有办法,雷毓祺只得将自己找到的文物都好好地保存起来,等待文物部门恢复运转。

在1972年,雷毓祺一次性就捐赠了五百多件文物,震惊了当时的文物保护部门。在雷毓祺捐赠的那些文物中一级文物五件,二级文物二百多件,三级文物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都是雷毓祺多年辛苦的见证,这些也是我们历史的见证。

从下定决心寻找文物,到自己退休干不动了的二十几年,雷毓祺带领其组建挑拣小队,总共找到了3200多件文物。是他们的努力,让这三千多件文物摆脱了被销毁的命运,可以让今天的我们看到那些文物的光彩,也为我国的各项历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统计,那三千多件文物的总量超过50吨,其年代更是跨越三千多年,久远的如商周时期,近的如明清时期都有,雷毓祺并没有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也没有想过用这些文物来大发横财,而是坚定地把它们都捐赠给了国家的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几年,初心不改。在他的心中始终记得自己当初参加革命的初心,于是几十年来,他用自己的力量为我们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之后国家未来奖励他长期的文物捐赠和保护行为,在1995年的时候奖励了他4000元的奖金和一台黑白电视机,这在当时的普通人家已经是一笔巨款了。但是,雷毓祺收下这些奖励后不久,就将那些4000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了当地的幼儿园,电视机也是放在工厂了让职工们一起看。

雷毓祺无疑是一位无私而伟大的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时常听说一些和雷毓祺类似的事迹,比如张伯驹、周学明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正是有了无数个向他们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我国的那些文物才能够重新现世,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光彩,让我们一起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们致敬。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