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40万人!无锡市120急救中心江大附院分站正式投入使用
发布时间:2025-07-08 11:50:01  特约记者:锡宣  点击:44933次

惠及40万人!无锡市120急救中心江大附院分站正式投入使用

经过近三年的业务培训、院内磨合和考核验收,无锡市120急救中心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分站于近日挂牌成立。该急救分站的正式启用,将有效提高太湖新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能力,也将有效缩短太湖新城周边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从而为全市人民构建起一个更加科学高效的生命救援网。

起点高:首批成为创伤区域医疗中心

太湖新城,曾经是无锡的南大门。2018年,无锡市委市政府调整太湖新城管理体制、组建新的无锡经开区,并在《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了“一城两核”的市区空间结构发展规划,经开区从此被赋予了“生态环保示范区、科技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引领区、高端人才集聚区”的全新使命。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医疗保障。目前,太湖新城常住人口超40万,人员密集且老年人口基数大,这就对我们急救的需求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大附院创伤救治中心副主任、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创伤外科(急诊外科)主任周建宏介绍,自江大附院南院搬迁到太湖新城以来,就致力于建立多学科合作救治模式,充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及时就医,打造新城南居民的“黄金救生圈”。

据了解,在120急救中心和全院各科室的配合下,医院搭建了患者数据院前院内实时交互信息系统,形成包含1个模式,2个联动,3个“门对门”的无缝救治链,将救治响应时间缩短了50%,实现“病人未到、信息先到、医生先到”,为急诊病人救治创造最短距离,赢得了最佳救治时机,江大附院也因此获批成为无锡首个“江苏省创伤区域医疗中心”。

反应快:四十五分钟打通脑梗死患者血管

近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急救行动在江大附院展开:76岁高龄的陶先生当晚10时在家中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呼吸急促、左侧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经初诊医院行肺CT、头颅CT+头颈CTA检查,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脑梗死。鉴于患者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且还出现了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心房颤动等诸多并发症,初诊医院建议患者尽快转至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高级卒中中心抢救。

脑梗死的救治就是与时间赛跑。120急救中心在接到出车请求后,即与江南大学脑卒中绿色通道进行对接,通报病人情况。附院脑卒中绿色通道立即开启,抢救室医护人员、导管室护士、技师、麻醉师、神经介入医生迅速到岗到位,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凌晨1点,在120急救车携患者抵达附院的同时,患者直接跨越就诊环节被送至DSA室。

尽管患者高龄、肥胖、心肺功能不佳,且血栓负荷量较大,但在手术团队的娴熟配合下,仅用45分钟就将患者的血管成功开通。术后第二天,患者就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左侧肢体肌力逐渐恢复。此次急救,充分展现了120急救分中心的高效响应能力和附院卒中中心的优秀救治水平,也为患者后续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善的急诊绿色通道,各部门医疗团队的快速反应,为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了强大的医疗保障。据统计,江大附院急诊近三年共收治各类危急诊患者超2万人次,其中严重创伤患者1300余例,接收省内成批伤救治共计41批次,参与省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治15次,在江苏省内多起重大抢救任务中屡建奇功。

攀高峰:建立更高质量急救服务体系

作为省内创伤救治领域先行者和引领者,江大附院急诊近三年开展的创伤病种覆盖率及严重创伤并发症覆盖率、创伤救治核心技术覆盖率均高于80%。心脏修补手术、颅内血肿清除术、严重贯通伤、特大面积烧伤救治等10余项创伤救治核心技术居省内、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硬件实力一流的创伤区域医疗中心12层单体大楼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建设中。建设完成后的创伤中心将依托国内领先的综合硬件和平台支撑,充分发挥在创伤救治、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技术辐射和管理示范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创伤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建立更高质量的急救服务体系。

江大附院党委书记过栋表示,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该院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继续推进“三名战略”和医疗科技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的落地执行,继续加强创伤救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推动创伤救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整体提升区域内相关专科医疗、教学、科研及疾病预防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