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开启附加值更高的影像检查绿色通道
发布时间:2025-07-08 12:00:02  特约记者:锡宣  点击:30501次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开启附加值更高的影像检查绿色通道

为进一步推进“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凭借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设备配置在无锡地区开展多项影像检查;以博导硕导为首、细分专业组别的人才梯队建设,弹性化扩容服务时间、精准性深化服务项目;运用多类目智能平台,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等方式提升医疗服务“大优化”,实现“医患体验感+、诊断精准度+”,为无锡及周边地区患者开启了“更快、更准、附加值更高”的影像检查绿色通道。

健康“朋友圈”好评如潮,多元化满足患者需求

“我昨天去江大附院看病,医生让做CT,我当天就做到了,不需要预约,并且当天检查报告就拿到了。”

“我在江大附院就付了一个常规CT的费用,谁知医生安排我做的是一个超值的双能量CT,关键这个CT终于帮我查出了呕血、便血的原因。”

“我有冠心病,医生一直让我做造影看看是否需要放支架,考虑检查有创伤,就一直拖着没做。后来朋友推荐我去江大附院做了无创检查,检查完30分钟就拿到了报告,医生说我目前无需放支架,保守治疗就可以了,这下可放心了!”

……

近期,在江大附院做影像检查高效便捷、精准全面、收费亲民的好评蜚声于无锡地区的健康“朋友圈”。江大附院医学影像科通过提升效率、优化服务、升级装备、技术创新等方式多元化满足患者需求,大幅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感,保障患者享受附加值更高的影像检查。

同样的CT检查,为何第二次能查出病因?

“上午在外院已经做过CT了,没查出来有问题,为什么现在医生又让我做CT?”39岁的李先生内心充满疑惑。

原来,李先生一早突发呕血、黑便,就近CT检查并无异常,医生对其进行对症药物治疗。没想到下午李先生又出现了便血且合并发烧的症状,故来到江大附院再次就医。

当李先生拿着怀疑神经内分泌瘤的CT诊断时,内心更加疑惑:“同样的两次CT,费用也差不多,为什么江大附院的CT却能查出病因?”

“李先生做的其实是双能量CT检查,双能量扫描模式进行一次扫描,会产生包括常规CT图像在内,却10倍于常规CT数据的一个数据包,其中含有碘图、单能量图、原子序数图、虚拟平扫图等一系列能量CT序列。”

“胃镜检查显示粘膜下有一个小的隆起,结合CT检查常规图像查找比对分析,仍无法找到病变。后来经专门进行双能量CT后处理的医生对各个序列的图像进行逐一分析,根据影像特点、强化曲线、能量曲线等定量值信息,最终这个病灶被怀疑为神经内分泌瘤。”医学影像科胡曙东主任介绍说,后来李先生经全身性检查发现全身多处病灶,最终确诊为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据介绍,双能量CT检查对于很多较小的胃肠道疾病增加了病灶的组织对比度,使病灶的检出更加敏感,包括早期胃癌、间质瘤、神经鞘瘤、类癌等,能大幅度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漏诊率,且检查便捷、无创,患者接受度高。

基于这些优势,江大附院医学影像科对服务流程进行提档升级,针对出现胃肠道症状需做常规CT 的病人,设置了特定的检查通道,在不增加医疗费用的基础上,做到人均双能量CT检查全覆盖,不仅提高胃肠道病灶检出率,更让患者获得健康附加值。

运用AI技术提高效率,节省患者2/3的等待时间

“没想到做完检查30分钟就拿到检查报告了,医生说我目前还用不着放支架,保守治疗就行,终于放心了。”陈老先生一脸轻松地表示。

原来陈老先生在外院检查出冠状动脉狭窄,医生建议做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是否需要植入支架。考虑到造影是个有创检查,自已工作又很繁忙,所以一直拖延着。经朋友推荐江大附院有一项无创检查可取得同样的评估,而且能快速出结果。

胡曙东主任介绍:“陈老先生做的检查为冠状动脉CTA检查(冠脉血管成像)联合CT – FFR技术(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是一项无创检查新技术。只需一次检查就可以实现解剖+功能的两方面评估,对狭窄的冠状动脉做出判断远端的心肌是否缺血,以此精确诊断病人是否需要植入支架,避免过度治疗或者治疗不足。”

据介绍,常规患者在检查结束后通常隔天才能拿到检查报告,由于检查没有创伤,有检查需求的患者日益增多,故等待时间加长。为改善这一现状,影像科配置了冠脉AI人工智能处理软件,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现在患者做完检查后2小时左右,即可得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CT – FFR等信息数据,大大缩短患者2/3的等待时间。

他无我有、他有我优”,满足多元化患者需求

江大附院医学影像科是一支拥有11名博士(含在读)、7名导师的医、技、护共计130余名成员的团队,科室拥有坚实的硬件基础,现有GE、飞利浦、西门子等公司多台高端大型仪器设备,其提供的能量成像、一站式扫描及急速扫描等先进技术为患者带来更为精准的检查。

目前,科室开展的特色成像有:全身能谱CT检查;肿瘤早期筛查、诊断与鉴别及复发/疗效评估;头颈MR血管壁成像;心脏功能CT和MR成像;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多模态MR成像的术前诊断及疗效评估;甲状腺多模态MR成像等。科室以功能影像,人工智能、分子影像学、介入放射学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头颈部、肺、消化道、乳腺及肾等肿瘤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估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在肿瘤综合治疗随访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减少患者来回奔波,科室实现CT平扫病人无需预约,当天检查、当天出报告,为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殊检查需求,服务时间早晨提前至7:00,夜间延长至23:30且不分节假日;

对比心脏超声,冠脉CTA,心脏磁共振可以通过不同的切面观察心脏,但对设备要求很高,且检查一例患者更需耗时长达至少45分钟,费时又费力。为此科室安排专职医技人员进行心脏检查,成为了无锡地区开展该项检查为数不多的单位之一,至今已开展百余例;

为填补领域空白,科室在无锡地区唯一引进了类PET磁共振技术,有需要肿瘤筛查体检的人群从此无需远赴外地;

为应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科室开通了脑卒中优先检查绿色通道,为出现头晕等症状存在脑梗风险的患者开启一站式多模态脑卒中CTA+CTP模式,30分钟就能完成卒中患者的脑血管评估;

……

“精准的医疗影像技术永远是影像科围绕患者服务的第一追求,目前科室整合现有资源,不断完善、持续改进,争取为无锡地区及周边市民搭建一条附加值更高的影像检查通道”,胡曙东主任说:“科室未来几年,以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分子影像学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将在肺、消化道、乳腺及肾等肿瘤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估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在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肿瘤综合治疗的随访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