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赋能,变“要素制约”为“资源集聚”
针对产业发展中的科技、人才、资金等短板,主动链接内外资源,为产业注入“硬核动力”。一是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以曲坊五彩现代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为载体,引进荷兰Priva智能环控等国际先进技术,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研发高端玫瑰新品种4个,年产玫瑰鲜切花5000万枝。二是人才培育激发活力。镇政府牵头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搭建“高校+企业+合作社+人才”培育机制,建设“田间课堂”和科技小院各1处,累计培训50余批次,培养1000余名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职业农民,推动传统农民向“市场型、技术型”转变。助力200余户种植户改变种植模式,单棚收益提升50%,推动传统种植向“科技种花”转型。三是金融赋能产业振兴。日照银行、农商银行助力产业发展,开发“鲜花贷”“卉融贷”等产业专项扶持金融产品,累计为花农授信2亿元,发放产业贷款4100余万元,解决农户扩种、技改资金难题,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利益联动,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赢”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村集体、企业、农户抱团发展,实现产业红利共享。一是村企合作模式。通过“村党支部+企业+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模式,由村党支部引领土地连片流转,企业承接经营,农户获得“土地租金+务工薪金+产业分红”三重收益。例如曲坊片区浩宇集团流转土地3000余亩,带动60%以上村民成为产业工人,人均日收入160元,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村民分红70万元。二是联村共建模式。镇党委统筹整合资源,选取大、小罗庄村示范引领,推动薄弱村联合发展的“1+2+N联村共建”罗庄片区模式,流转土地2000余亩建设温室大棚120余个,5个薄弱村以大棚入股,每年增收超10万元,破解村级“无产业、难增收”困境。三是村社联建模式。黄埠片区由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提供“五统一”服务,提升散户效益,通过合作社带动,农户亩产值从3万元提升至5万余元,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高效对接。四是农文旅融合发展。整合各类资金4600余万元,建设占地30亩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打造“如意花卉”“吉祥鲜花”等8个知名鲜花品牌。同时深化三产融合,发展玫瑰“一日游”、“红色+”等结合文章,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通过利益联动与品牌增值,实现村集体、企业、农户多方共赢,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招贤镇将持续靠前发力,深化全产业链布局,让“美丽产业”绽放新光彩,为群众带来更多“幸福硕果”。
编辑:张传远